用户工具

站点工具


adf:xpsofband

差别

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。

到此差别页面的链接

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前一修订版
后一修订版
前一修订版
adf:xpsofband [2022/12/16 09:26] – [第一步:计算中性体系] liu.junadf:xpsofband [2023/08/15 16:45] (当前版本) – [方法] liu.jun
行 7: 行 7:
 ====方法==== ====方法====
   * 由于要指定某个内层电子被去掉,因此需要指定占据,从而k-spcace只能设置为Gamma Only,两个对照体系参数一致,因此都需要采用Gamma Only,否则ENERGY OF FORMATION没有可比性。而内层电子极其局域化,因此可以推测k点对结果的影响非常小(我们无法直接比较k点,但我们可以比较超胞与单包的结果,确实验证了这一点)。   * 由于要指定某个内层电子被去掉,因此需要指定占据,从而k-spcace只能设置为Gamma Only,两个对照体系参数一致,因此都需要采用Gamma Only,否则ENERGY OF FORMATION没有可比性。而内层电子极其局域化,因此可以推测k点对结果的影响非常小(我们无法直接比较k点,但我们可以比较超胞与单包的结果,确实验证了这一点)。
-  * 中性体系的计算没有什么问题正常计算即可,而去掉一个内层电子的计算需要技巧,因为如果体系里面有N个该元素,那对应的就有N个相同内层电子,如果只是随机去掉其中一个,这样的计算是无法收敛的。**解决技巧:**我们可以将需要激发电子的那种元素中,任意选择一个,设为一个Region,全局使用冻芯基组(例如Frozen Core: Large),但唯独该原子使用全电子基组(Frozen Core: None),那么内层电子就只有该原子有,而且只有一个了。因此按顺序去掉1个电子的时候,就能明确固定去掉该原子上面的内层电子,从而顺利收敛。+  * 中性体系的计算没有什么问题正常计算即可,而去掉一个内层电子的计算需要技巧,因为如果体系里面有N个该元素,那对应的就有N个相同内层电子,如果只是随机去掉其中一个,这样的计算是无法收敛的。**解决技巧:**我们可以将需要激发电子的那种元素中,任意选择一个原子,设为一个Region,全局使用冻芯基组(例如Frozen Core: Large),但唯独该原子使用全电子基组(Frozen Core: None),那么内层电子就只有该原子有,而且只有一个了。因此按顺序去掉1个电子的时候,就能明确固定去掉该原子上面的内层电子,从而顺利收敛。
  
 =====计算过程===== =====计算过程=====
行 115: 行 115:
 即α第1个轨道占据1电子,第2个轨道为空,剩下27个轨道依次占据1个电子。 即α第1个轨道占据1电子,第2个轨道为空,剩下27个轨道依次占据1个电子。
  
-=====不同参数的影响=====+=====不同参数对结果的影响=====
   * 我们在保持参数不变的情况下,只是单纯使用2×2×2超胞,计算得到的结合能为1843.2 eV,精度略有提高。   * 我们在保持参数不变的情况下,只是单纯使用2×2×2超胞,计算得到的结合能为1843.2 eV,精度略有提高。
   * 类似地计算2s的结合能为150.7 eV,实验值约为154.2 eV,使用2×2×2超胞时,得到的结合能为151.3 eV,精度也是略有提高。   * 类似地计算2s的结合能为150.7 eV,实验值约为154.2 eV,使用2×2×2超胞时,得到的结合能为151.3 eV,精度也是略有提高。
   * 更大基组的影响:使用更大基组TZP类似计算1s、2s结合能,发现远小于超胞的影响,几乎可以忽略。当然也可以认为BAND的DZP基组已经足够精确了,因为实际使用基组除了STO基组,还会插入NO基组。   * 更大基组的影响:使用更大基组TZP类似计算1s、2s结合能,发现远小于超胞的影响,几乎可以忽略。当然也可以认为BAND的DZP基组已经足够精确了,因为实际使用基组除了STO基组,还会插入NO基组。
adf/xpsofband.1671153963.txt.gz · 最后更改: 2022/12/16 09:26 由 liu.jun

© 2014-2022 费米科技(京ICP备1402385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