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工具

站点工具


adf:pesexpclustergrowthco8

差别

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。

到此差别页面的链接

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前一修订版
后一修订版
前一修订版
adf:pesexpclustergrowthco8 [2023/11/05 22:15] – [2.2 搜索第9个Co原子最佳生长位置] liu.junadf:pesexpclustergrowthco8 [2023/11/14 23:01] (当前版本) – [基于ReaxFF的团簇的生长模拟] liu.jun
行 1: 行 1:
-======团簇的生长模拟======+======基于ReaxFF的团簇的生长模拟======
  
 在这里,我们展示了一种“Biased”结构搜索方法,用于研究单原子团簇的结构演化和生长。该方法中:向一个最低能量结构(将其结构冻结)的 n 原子团簇的添加一个原子,获得最有利结合位点(具有最大结合能,即负得最多),这样得到 (n+1) 团簇全局最小结构的良好近似,或者说初始猜测,进一步优化即可该 (n+1) 团簇结构即可。 在这里,我们展示了一种“Biased”结构搜索方法,用于研究单原子团簇的结构演化和生长。该方法中:向一个最低能量结构(将其结构冻结)的 n 原子团簇的添加一个原子,获得最有利结合位点(具有最大结合能,即负得最多),这样得到 (n+1) 团簇全局最小结构的良好近似,或者说初始猜测,进一步优化即可该 (n+1) 团簇结构即可。
行 5: 行 5:
 本教程使用 ReaxFF 的 Co.ff 力场以 Co$_8$ + Co → Co$_9$ 为例进行说明。 本教程使用 ReaxFF 的 Co.ff 力场以 Co$_8$ + Co → Co$_9$ 为例进行说明。
  
-本教程分为两个部分:在第一部分中,我们通过使用 Basin Hopping 子任务获得 Co$_8$ 簇的全局最小值。在第二部分中,我们固定 Co$_8$ 全局最小值的坐标,添加 Co 原子并使用 Process Search 子任务来探索所有反应机制,以及相应的结合位点。与最高结合能相关的结构是 Co$_9$ 全局最小结构的最佳近似。观察结合位点的格特征,能够让我们深入了解其背后的生长机制。结合位点的逐渐增多,显示了此类簇的结构演变和生长模式。本文演示的是一个一个 Co 原子逐渐生长,也适用于一个一个小团簇生长,即将这些小团簇类似下文的一个Co原子(adsorbate分区)处理即可。+本教程分为两个部分:在第一部分中,我们通过使用 Basin Hopping 子任务获得 Co$_8$ 簇的全局最小值。在第二部分中,我们固定 Co$_8$ 全局最小值的坐标,添加 Co 原子并使用 Process Search 子任务来探索所有反应机制,以及相应的结合位点。与最高结合能相关的结构是 Co$_9$ 全局最小结构的最佳近似。观察结合位点的栅图”(手册中称为“Lattice”)特征,能够让我们深入了解其背后的生长机制。结合位点的逐渐增多,显示了此类簇的结构演变和生长模式。本文演示的是一个一个 Co 原子逐渐生长,也适用于一个一个小团簇生长,即将这些小团簇类似下文的一个Co原子(adsorbate分区)处理即可。
  
 下文中,我们将在AMS 中使用 ReaxFF 引擎调用 PES exploration功能。其他模块也一样可以调用 PES exploration功能,区别仅仅在于各个模块自带的参数差异,例如第一性原理需要指定合适的泛函、基组等。 下文中,我们将在AMS 中使用 ReaxFF 引擎调用 PES exploration功能。其他模块也一样可以调用 PES exploration功能,区别仅仅在于各个模块自带的参数差异,例如第一性原理需要指定合适的泛函、基组等。
行 14: 行 14:
   - Periodicity → None   - Periodicity → None
   - Force field → Co.ff   - Force field → Co.ff
 +
 +====说明:====
 +目前AMS2023的版本,每次作业,只能添加一个原子或一个分子、团簇,SCM 已经计划开发生长过程自动化,即自动重复下述过程,从Co$_8$ → Co$_n$
  
 =====一、全局优化CO$_8$===== =====一、全局优化CO$_8$=====
行 109: 行 112:
 在接下来的步骤中,我们将使用“Process Search”功能来探索添加第 9 个 Co 原子可能涉及的所有可能过程。“Process Search” 中的 Process 是指连接鞍点(过渡态)局部最小值的路径。“Process Search” 将从我们提供的局部能量最小点开始,尝试将“adsorbate”进行随机位移,找到附近的“鞍点”。如果找到鞍点,则执行结构优化,将原子推到鞍点的另一侧,以找到与原始状态连接的新局部最小点。从所有这些局部最小点开始,继续重复这个过程多次。 在接下来的步骤中,我们将使用“Process Search”功能来探索添加第 9 个 Co 原子可能涉及的所有可能过程。“Process Search” 中的 Process 是指连接鞍点(过渡态)局部最小值的路径。“Process Search” 将从我们提供的局部能量最小点开始,尝试将“adsorbate”进行随机位移,找到附近的“鞍点”。如果找到鞍点,则执行结构优化,将原子推到鞍点的另一侧,以找到与原始状态连接的新局部最小点。从所有这些局部最小点开始,继续重复这个过程多次。
  
-一旦获得势能面的图景,我们还将要求计算相关的“结合位点”的格。“结合位点”的定义为:局部能量最小点时,adsorbate原子与Cluster中某个原子相邻。此外,如果满足以下两个要求,则认为两个结合位点相连接:+一旦获得势能面的图景,我们还将要求计算相关的“结合位点”的栅图”。“结合位点”的定义为:局部能量最小点时,adsorbate原子与Cluster中某个原子相邻。此外,如果满足以下两个要求,则认为两个结合位点相连接:
   - 两个“结合位点”之间存过渡态(注意,同一个结合位点,有可能存在多个局部能量最小点)   - 两个“结合位点”之间存过渡态(注意,同一个结合位点,有可能存在多个局部能量最小点)
   - 至少有一个原子(来自 adsorbate 区域)通过上述相同的过渡态介导,将其位置从第一个结合位点改变为第二个结合位点   - 至少有一个原子(来自 adsorbate 区域)通过上述相同的过渡态介导,将其位置从第一个结合位点改变为第二个结合位点
行 131: 行 134:
 {{ :adf:ps.setup.png?650 }} {{ :adf:ps.setup.png?650 }}
  
-保存作业并运行。约几分钟后作业运行完毕,询问是否加载计算得到的最新结构时,点击“Yes”。在 AMSinput 中,我们将看到结合位点格叠加到簇的初始几何形状上:+保存作业并运行。约几分钟后作业运行完毕,询问是否加载计算得到的最新结构时,点击“Yes”。在 AMSinput 中,我们将看到结合位点栅图”叠加到簇的初始几何形状上: 
 + 
 +{{ :adf:ps.bindingsites.png?400 }} 
 + 
 +请注意,添加的原子仅仅位居所有结合位点中的某一个。这些用于表示结合位点的符号信息,包括近邻原子的数量(在 5 Å 的距离内,请参阅上面的Neighbors cutoff选项)以及结合状态的平均能量(不同颜色表达不同能量)。 
 + 
 +在我们的示例中,只有一种近邻类型,所以只有一种符号,即三角形。这些结合位点在第一个配位壳层中有三个近邻原子,在第二个配位壳层中也具有三个近邻原子,因此,标签是N33。  
 + 
 +它们的颜色分为两组: 
 +红色代表最稳定的吸附位点,能量为 -1.0333 Hartree 左右 
 +蓝色代表其余的结合位点,能量为-1.0321 Hartree 
 + 
 +这些详细信息可以在 Details → PES Exploration Binding Sites 第二列中看到: 
 + 
 +{{ :adf:ps.bindingsites.panel.png?450 }} 
 + 
 +我们可以使用 AMSmovie 将探索的能量图景可视化: 
 + 
 +  - SCM → Movie 
 +  - 双击能量曲线坐标轴,将 Y 轴单位改为 eV 
 + 
 +{{ :adf:ps.elandscape.png?650 }} 
 + 
 +右侧列出不同构型对应的能量,左侧为对应结构。局部最小值用黑色 level 显示,而过渡态用红色 level 显示。单击不同的 level 左侧显示对应结构。 
 + 
 +最后:由于算法的随机性、数值精度的差异,您可能会得到不同的能量景观图。在我们的示例中,我们选择了100 个 expeditions ,以确保可以获得所有关键结构点:12 个局部最小值和 12 个过渡状态。 
 + 
 +====注意:==== 
 +  * 您可以通过右键单击任何“态”,然后在弹出窗口中选择 Open in module → Spectra 来查看任何状态的振动频谱。上述的计算,Co$_8$被冻结,只有不受约束的原子相关的振动模式被显示出来 
 +  * 可以通过右键单击任何状态,然后在弹出窗口中选择 Delete level 来删除这个“态”
  
 +在下图中,我们显示了随着探险次数的增加,并运行 20 遍来得到不同的结果(请注意,对本例而言,至少需要 100 个 expeditions,才能保证获得 24 种构型。
  
 +{{ :adf:ps.convergence.png?500 }}
adf/pesexpclustergrowthco8.1699193726.txt.gz · 最后更改: 2023/11/05 22:15 由 liu.jun

© 2014-2022 费米科技(京ICP备1402385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