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工具

站点工具


adf:natcommun2020-6

差别

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。

到此差别页面的链接

后一修订版
前一修订版
adf:natcommun2020-6 [2020/11/23 12:45] – 创建 liu.junadf:natcommun2020-6 [2023/03/11 15:52] (当前版本) liu.jun
行 3: 行 3:
 具有多个立体中心的手性分子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和药物中,其绝对构型和相对构型对它们的生理学活性至关重要。尽管人们已经为不对称非对映异构催化发展了一系列巧妙的策略,但这些方法大多局限于点手性的发散构造。本文报道了在手性磷酸(CPA)催化下,通过向活化的1,3-烯炔类不对称加成恶唑酮,实现了对映选择性和非对映异构体合成三取代烯,其中丙二烯轴向立体性的发散是通过改性CPA催化剂实现的。通过AMS中ADF软件的密度泛函理论(DFT)计算,阐明了在烯形成过程的过渡态中,堆积和交错形式导致不对映异构的机理,并揭示了恶唑酮类化合物在Brønsted酸催化下的Münchone型活化模式。 具有多个立体中心的手性分子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和药物中,其绝对构型和相对构型对它们的生理学活性至关重要。尽管人们已经为不对称非对映异构催化发展了一系列巧妙的策略,但这些方法大多局限于点手性的发散构造。本文报道了在手性磷酸(CPA)催化下,通过向活化的1,3-烯炔类不对称加成恶唑酮,实现了对映选择性和非对映异构体合成三取代烯,其中丙二烯轴向立体性的发散是通过改性CPA催化剂实现的。通过AMS中ADF软件的密度泛函理论(DFT)计算,阐明了在烯形成过程的过渡态中,堆积和交错形式导致不对映异构的机理,并揭示了恶唑酮类化合物在Brønsted酸催化下的Münchone型活化模式。
  
-{{ :adf:25be5126-5d43-449b-aa9f-a1067196e439.png?500 }}+{{ :adf:25be5126-5d43-449b-aa9f-a1067196e439.png?650 }}
  
 使用AMS软件的ADF模块,对堆积、交错两种过渡态结果进行了EDA-NOCV分析。 使用AMS软件的ADF模块,对堆积、交错两种过渡态结果进行了EDA-NOCV分析。
 +参考文献:
 +  * Chiral phosphoric acid-catalyzed stereodivergent synthesis of trisubstituted allenes and computational mechanistic studies, Jiawen Wang, Sujuan Zheng, Subramani Rajkumar, Jinglei Xie, Na Yu, Qian Peng & Xiaoyu Yang, Nat. Commun., 2020, 11, 5527, DOI: 10.1038/s41467-020-19294-8
adf/natcommun2020-6.1606106726.txt.gz · 最后更改: 2020/11/23 12:45 由 liu.jun

© 2014-2022 费米科技(京ICP备1402385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