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工具

站点工具


adf:uv_soc

差别

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。

到此差别页面的链接

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前一修订版
后一修订版
前一修订版
上一修订版两侧同时换到之后的修订记录
adf:uv_soc [2019/12/08 15:39] – [跃迁偶极矩] liu.junadf:uv_soc [2020/07/07 22:31] – [紫外可见吸收谱与自然跃迁轨道NTO、辐射跃迁寿命、跃迁偶极矩(相对论旋轨耦合:Spin-Orbit)] liu.jun
行 1: 行 1:
-======紫外可见吸收谱的计算(相对论旋轨耦合:Spin-Orbit)======+======紫外可见吸收谱与自然跃迁轨道NTO、辐射跃迁寿命、跃迁偶极矩(相对论旋轨耦合:Spin-Orbit)======
  
-本文使用AMS2019.301完成计算。+本文使用AMS2019.301完成计算。注意:这里是以$S_0$跃迁为例,如果是计算三重激发态到S0的跃迁,参数设置是类似的,只是分子的结构,应该采用该激发态结构优化成功之后的结构。那么得到的$S_0 → T_i$的数据,实际上就是$T_i → S_0$的数据。在本方法中,SOC被严格地考虑到基态、激发态中,因此此时三重态、单重态的概念实际上已经不严格成立,具体理解,参考[[adf:relativity]]。因此在激发态列表(如下文中)中,无法看出哪个是三重态,哪个是单重态。因此建议与使用微扰方法考虑SOC的算法(参考[[adf:uv_rel]])做对比,通过激发态能量排序信息找到对应的三重态、单重态,从而得到想要的具体某个态的数据。最明显的对照方法,是将整个分子作为一个碎片,将微扰论方法计算结果的t21文件作为碎片t21文件,进行计算,如此态与态的对照关系更为清晰,具体参考:[[adf:srtosoc]]
  
 =====参数设置===== =====参数设置=====
行 8: 行 8:
  
 {{ :adf:socuv02.png?600 }} {{ :adf:socuv02.png?600 }}
 +注意,激发态数目实际上是吸收峰的数目,但是计算的时候,是从最长波区域往短波区域计算。因此,激发态数目影响到短波区域的峰数量、峰形。数目本身不太影响计算效率,但是对内存需求剧烈增加,一般较大的分子无法计算超过100个激发态,否则对内存的需求将达到T的量级。
 =====结果查看===== =====结果查看=====
 ====激发能==== ====激发能====
行 60: 行 60:
  tau: electric dipole radiative lifetime (in seconds)  tau: electric dipole radiative lifetime (in seconds)
 </code> </code>
-其中tau为激发态的辐射跃迁寿命,其倒数为辐射跃迁速率。+其中tau为激发态的辐射跃迁寿命,其倒数为辐射跃迁速率。至于是荧光还是磷光的辐射跃迁寿命,则取决于分子结构是T1态还是S1态优化得到。上述有效数据,对应地也只有S1、T1数据有效
  
 由于是纯自旋轨道耦合计算,因此无法区分谁是单重态,谁是三重态。和[[adf:uv_rel]]的结果对照,应该可以区分出来。 由于是纯自旋轨道耦合计算,因此无法区分谁是单重态,谁是三重态。和[[adf:uv_rel]]的结果对照,应该可以区分出来。
行 103: 行 103:
 </code> </code>
 ====图谱==== ====图谱====
- +{{ :adf:socuv03.png?600 }} 
-列表中每一行,对应吸收峰的一个峰,点击将显示该吸收峰的来源,例如上图,表示该吸收峰是8a轨道跃迁到9a轨道。可以通过SCM - level查看能级图对照得到,实际上就是HOMO跃迁到LUMO+列表中每一行,对应吸收峰的一个峰,点击将显示该吸收峰的来源。
  
   * 计算有机物的紫外可见吸收谱,往往使用B3LYP能得到很好的结果,但该泛函不适用于多金属中心体系   * 计算有机物的紫外可见吸收谱,往往使用B3LYP能得到很好的结果,但该泛函不适用于多金属中心体系
   * 选择菜单栏Axes - Molar Adsorption Coefficient,将显示摩尔吸收系数   * 选择菜单栏Axes - Molar Adsorption Coefficient,将显示摩尔吸收系数
   * 横坐标单位为Hartree,点击菜单栏Axes - Horizontal Unit - nm可以修改为nm,但是注意横坐标不要出现负值,否则转换的时候会报错   * 横坐标单位为Hartree,点击菜单栏Axes - Horizontal Unit - nm可以修改为nm,但是注意横坐标不要出现负值,否则转换的时候会报错
 +  * 吸收峰的强度只要不为0,往往在实验中就能观察到

© 2014-2022 费米科技(京ICP备1402385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