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工具

站点工具


adf:如何计算激发态差分电荷密度cdd_激发态与基态电子密度之差

差别

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。

到此差别页面的链接

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前一修订版
后一修订版
前一修订版
上一修订版两侧同时换到之后的修订记录
adf:如何计算激发态差分电荷密度cdd_激发态与基态电子密度之差 [2015/05/21 19:07] liu.junadf:如何计算激发态差分电荷密度cdd_激发态与基态电子密度之差 [2016/05/10 23:19] liu.jun
行 16: 行 16:
  
 注意:LDA、GGA低估了交换作用,因此会产生一种不符合事实的后果 —— 对于能量很低的激发态,也出现了电荷的转移。一个比较粗暴的解决方式就是替换为杂化泛函,例如B3LYP。激发态几何优化取消对称性的原因是:我们并不清楚激发态分子结构对称性是不是会降低(当然对于这个例子里面,CO无论怎么变,都是C<sub>∞</sub>点群对称,是不必要的,但如果这样的话,就需要先知道需要优化的激发态的不可约表示符号,例如是A1不可约表示的第二个态的话,就需要在第3图中将1A替换为2A1),因此将其设置为C<sub>1</sub>群(没有对称性),这样是合理的。 注意:LDA、GGA低估了交换作用,因此会产生一种不符合事实的后果 —— 对于能量很低的激发态,也出现了电荷的转移。一个比较粗暴的解决方式就是替换为杂化泛函,例如B3LYP。激发态几何优化取消对称性的原因是:我们并不清楚激发态分子结构对称性是不是会降低(当然对于这个例子里面,CO无论怎么变,都是C<sub>∞</sub>点群对称,是不必要的,但如果这样的话,就需要先知道需要优化的激发态的不可约表示符号,例如是A1不可约表示的第二个态的话,就需要在第3图中将1A替换为2A1),因此将其设置为C<sub>1</sub>群(没有对称性),这样是合理的。
 +
 +如果是计算垂直激发的CDD,设置同上,唯独增加一项:
 +
 +Details — Geometry Convergence — Number of Geometry Iterations设置为1,即可。当然计算完成的时候,会显示:
 +
 +  ERROR: GEOMETRY DID NOT CONVERGE
 +  
 +不必理会。
  
 保存并运行任务。 保存并运行任务。
行 50: 行 58:
  
 即显示激发态电子密度的等值面。注意倒数第二行编号为**C-1**,因此,最后一行选择Other — 1 — C-1,即显示激发态的电子密度空间分布。 即显示激发态电子密度的等值面。注意倒数第二行编号为**C-1**,因此,最后一行选择Other — 1 — C-1,即显示激发态的电子密度空间分布。
 +
 +ADF软件提供**免费试用**(一般为一个月),试用申请方式参见**费米科技维基百科:[[adf:trial|]]**

© 2014-2022 费米科技(京ICP备1402385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