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工具

站点工具


adf:如何计算基态差分电荷密度cdd

差别

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。

到此差别页面的链接

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前一修订版
后一修订版
前一修订版
上一修订版两侧同时换到之后的修订记录
adf:如何计算基态差分电荷密度cdd [2015/05/18 23:13] liu.junadf:如何计算基态差分电荷密度cdd [2016/05/10 23:19] liu.jun
行 1: 行 1:
-====== 如何计算基态差分电荷密度CDD(分子电子密度与各片段电子密度之差) ======+====== 如何计算基态CDD(分子电子密度与各片段电子密度之差) ======
  
-**本例以BH3-NH3为例:**+**本例以BH<sub>3</sub>-NH<sub>3</sub>为例:**
  
 第一步,[[adf:如何优化分子的几何结构|优化基态的分子结构(详情请点击)]]; 第一步,[[adf:如何优化分子的几何结构|优化基态的分子结构(详情请点击)]];
行 7: 行 7:
 第二步,导入优化好的分子结构,划分片段,进行计算,如下图所示: 第二步,导入优化好的分子结构,划分片段,进行计算,如下图所示:
  
-按住Shift键,鼠标画框,选中NH3,然后选择右侧窗口的Model — Region,点击加号,如下图+按住Shift键,鼠标画框,选中NH<sub>3</sub>,然后选择右侧窗口的Model — Region,点击加号,如下图
  
 {{ :adf:cdd_ground01.jpg |}} {{ :adf:cdd_ground01.jpg |}}
  
-则成功将NH3设定为Region_1;可以用同样的方式,将BH3设定为Region_2,如下图所示(切记避免个别原子既被归入一个区,又被归入另一个区)+则成功将NH<sub>3</sub>设定为Region_1;可以用同样的方式,将BH3设定为Region_2,如下图所示(切记避免个别原子既被归入一个区,又被归入另一个区)
  
 {{ :adf:cdd_ground02.jpg |}} {{ :adf:cdd_ground02.jpg |}}
行 37: 行 37:
 Add — Isosurface: Double(+/-),之后选择**C-1**如下图所示: Add — Isosurface: Double(+/-),之后选择**C-1**如下图所示:
  
 +{{ :adf:cdd_ground07.jpg |}} 
  
- +{{ :adf:cdd_ground08.jpg |}}  
 + 
 +之后,即显示基态的差分电荷密度:分子电子密度与各片段电子密度之差。调整等值面的值,如图中所示,此例调整为0.01显示的比较清楚,分别更改为其他数值,例如0.03等等,这样能够了解在空间的分布情况。 
 + 
 +{{ :adf:cdd_ground09.jpg |}} 
 + 
 +ADF软件提供**免费试用**(一般为一个月),试用申请方式参见**费米科技维基百科:[[adf:trial|]]**

© 2014-2022 费米科技(京ICP备14023855号